怎麼知道我的小孩有沒有學音樂的天份呢? 老實說,我覺得我自己沒什麼音樂天份。會彈鋼琴和吹長笛,完全是要感謝我的爸媽從國小以來為我的堅持,還有所有老師們的教導。
淞兒有音樂天份嗎? 我想也跟我一樣是平平。沒有人天生喜歡練琴,身為自然人,想放棄是很正常的。淞兒也常有不想練琴的時候,但我知道,人只要得到成就感後,就會有更大的學習渴望。身為媽媽,我能做的就是繼續陪伴鼓勵她,到她能主動想練琴的那一刻。
(我好像是到國小五年級開始,才會想自己去彈琴。)
練琴原本就不是容易的事,誰不是一把眼淚一把鼻涕苦上來的。以教育觀點來說,我是比較站在加德納「多元智能」理論。(以前在師院死背的東西終於活用了!)
「多元智能」理論主張,人類有八大智能,每個人有不同智能的組合,總會有在某方面的智能特別突出。而不突出的也會有均標。所以,天才音樂家,可能音樂智能一開始就是90分,努力一下就100分。但是我們普通人,音樂智能都是60分,願意努力的人就能到80分。
這是我教淞兒鋼琴的理由,不用是天才音樂家,只要開始練習,就能夠學會。
(淞兒和她的好朋友小玲。小玲是超愛練琴的女孩兒,媽媽們的夢想小孩呀!!!)
去年九月知道懷二寶後,一直在想二寶出生前要陪淞兒做些什麼事。最後決定開始教淞兒鋼琴,早晚各15分鐘。
七個月來,就這樣每天練習一點點。到今年四月小笛出生了,淞兒能自己看譜合手彈。邊坐月子邊聽淞兒彈琴,有種特別的感動(淞 4Y8M)
下個月,是淞兒的五歲生日,我問她,想不想送給自己一個特別的生日禮物。於是我買了簡易版聖詩的譜,彈了幾首給她聽,讓她選一首想練習的。陪著她練右手、練左手、練合手。
開始彈鋼琴十個月後,淞兒人生第一首聖詩,就是這首「Away in a Manger 在客店馬槽」(值得紀念的時刻) (淞 4Y11M)
最後,再次感謝我的爸媽幫我堅持學音樂下去,所以我現在能夠教淞兒鋼琴。
我爸常說,感覺以前投資的變划算許多,因為 我教淞兒= 以前付的學費除以2。所以,如果我再教小笛的話,厚厚… 學費除以3了呢。
淞兒能開始彈聖詩,是她這一年來的練習,而不是天份。請跨獎她很棒很努力,而不是她很聰明。
Ps. 我不是育兒專家,只是一個很愛小孩的媽媽。